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资格证书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历经二十五载风雨春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在院长张明同志的带领下,牢牢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积极探索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走上了一条明确办学方向,创新管理思路,提升办学品位的发展之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综合改革,目标致力于把我院建成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基础,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为特色的特色鲜明的一流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大学。
一、凝心聚力,统一思想,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院发展
学院自创建以来,张院长以深厚的学问、深邃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教育改革愿望,不断探索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全心全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勇做教育规律的探索者,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教育创新的试水人,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成的教育理论体系和独具一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并指导、践行于教育活动中,振奋了全院师生的精神,鼓舞了全院教师的教育热情,营造了师生浓郁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1.确立办学宗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学院在办学实践过程中,确立了办学宗旨,即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致力于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2.明确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学院在办学实践过程中,秉承“厚德自强,创新奉献”的校训,深化“三风”建设,弘扬“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以及“爱岗敬业,身正为范,精心耕耘,探索求真”的教风,树立“勤奋严谨,精益求精,工学结合,突出技能”的学风;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
在教育教学上,学院坚持办学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坚持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坚持教师教学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工作作风;在管理上,学院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习为本”的全新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实践技能操作,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证。
3.坚定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院坚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从事实际工作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突出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形成了“扎根三秦,服务行业”的办学特色。在服务面向上,立足陕西,服务陕西,为陕西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学院建设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源泉。目前,学院已经成为陕西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倾力投资建成现代化校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急需进一步的改善,张院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多地考察选址,建立新校区。2002年,学院与长安区人民政府签订征地合同,在巍巍秦岭山下,悠悠神禾塬上划定区域建立新校区。为了有效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张院长把学院的精神理念融入到新校区建设中,按照高标准,高规格、高品位建现代化校园的总体思路,精心规划,认真谋划新校区建设,并由西北设计院设计完成,一副宏伟壮观的校园鸟瞰图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2005年以来,学院在新校区建成校舍建筑总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栋,实验实训楼1栋,工程实训中心3栋,图书馆1座,体育馆1座。建设学生公寓楼16栋,学生餐厅1个。建成标准化塑胶跑道操场和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场所。无悔广场文化圈,路灯与道路指示牌交相辉映,衬托出陕电人“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绚丽多彩的鸟瞰图变为现实,一座崭新的园林化,现代化校园矗立在神禾塬上。校园绿树成荫,碧草连片,典雅古朴,环境优美,是我国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三、特色鲜明,内涵突出,建设一流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院加快内涵发展的核心,也是重要的突破口。自学院创建以来,张院长对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方向和原则进行了深谋远虑的思考,瞄准电子信息行业和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主动适应陕西经济社会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重要战略和陕西经济发展需求,紧跟时代潮流和行业发展。并结合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突出优势专业群,开设了社会急需的专业34个,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群、以软件技术专业为龙头的计算机类专业群,以通信技术为专业龙头的通信类专业群,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为龙头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群。
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我院在强化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等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会计等8个校级重点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根据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建立退出机制,对专业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增设新专业。二是培植优势专业。重点支持一些学生规模大、就业率高的专业,将这些专业办出特色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做大做强。三是打造特色专业。围绕陕西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与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建设,重点抓好与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相呼应的专业群、专业链的发展,开创建设一流学科专业的新局面。
当前,学院根据陕西省政府《437必赢会员中心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陕发〔2016〕17号),遵照“四个一流”的目标内容,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工作职能,加快推进“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现已建成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
四、教学相长,知行合一,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教学顶层设计,把握学院特色与高职教育规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院长在办学实践中,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特别强调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把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张院长在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教材课程建设和狠抓就业质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张院长提出“教学质量是学院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工作永不动摇”的思想,坚持在每年年初召开一年一届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管理大会。2013年,学院确定为教学质量提升年;2014年,确定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年;2015年,主题为“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6年教学科研工作大会主题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内涵发展,为建成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通过教学工作重大会议及活动,全院师生达成共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成绩斐然。
在张院长的领导下,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的指导下,从发展定位、理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凝练特色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3年,通过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2014年在评估回访中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2014年10月,陕西高校巡视诊断工作专家组在我院开展了巡视诊断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2.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创新形成了“三合作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调整和改造,并根据产业技术进步随时进行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由特聘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如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一些生产过程融入到学院教学中,与学院共同开发教材,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
学院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立足陕西,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院先后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技嘉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延安电务段、西安地铁、北京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宁波地铁等72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2013年,西安高新区与我院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区内三星(西安)半导体有限公司,西安美光半导体有限公司,西安特变电工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与我院合作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开设以企业冠名的订单班;西咸新区与我院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项目上深度合作,为西咸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学院开设工业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瞄准西咸新区全国最大无人机基地建设,为基地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
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服务和支持“三个陕西”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深化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建立“学院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的高端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为陕西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06年以来,我院与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与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因仑创新创业学院,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2年,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授予我院“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张院长高度重视学生的技能竞赛工作,提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学科竞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斐然,技能竞赛成绩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近三年,学生获得国际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63项,行业奖项48项。
4.加强资金投入,狠抓实训基地建设
张院长在办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加强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015年,学院投入逾亿元建成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栋,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成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电子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城轨交通实训中心及网络中心。学院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基地12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1亿元,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3个。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先后被高新区、西咸新区确定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投入2000余万元,通过学院与上海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12个校内实训基地的模式即“12+N”的模式,应用于实训基地建设中,采取“N+1”,“1+N”,“N+N”的模式,与企业共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创客3D,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多个功能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有限公司、上海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睿亚训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甲骨文,神州数码等多个企业入驻学院运维中心。现已建成4000平方米的“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学院”,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
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有限公司等72家企业建成校外实训基地,每个专业有1-3个校外实践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与实训的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研室建设,建成以创业学习资源平台、创业深度交流平台、创业团队组合平台和开放式工作平台为整体,形成“五位一体”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实践平台。
5.推进创新创业工程,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院把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张院长,郑书记亲任组长,建立了三级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按照“学院领导、中心统筹、各院主抓”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形成了“全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三全就业创业局面。
我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好西安高新区和西咸新区人两大才培养基地,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大力服务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三年,我院学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我院的就业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2013年,我院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我院不仅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毕业的学生能够扎根三秦,爱岗敬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高素质的学生赢得社会和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学生的就业质量普遍较高。通过跟踪调查问卷显示,我院毕业生专业相关度高,就业竞争力强。据统计,西安比亚迪电子、三星(中国)半导体、西安中兴通讯、中铁电气化延安电务段等企业聚集我院一大批毕业生,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骨干和中高层管理干部。毕业生“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协作精神好、适应速度快”,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五、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我院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采取“扶持加激励”的方针,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开展应用性研究,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强化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科研水平。2012年以来,共承担厅级及以上纵向课题4项,发表论文208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参编教材8部,获得专利49项。2014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水产养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项目”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被省教育厅列为专项科研计划。2015年 “基于人脸识别的互联网智能系统”和 “论民办高校领导班子规范化建设”分别为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科研项目
我院经常性地邀请院士、专家、学者及教授莅临我院为师生作学生科研报告和讲座。学院邀请李佩成院士、段宝岩院士、罗红宇教授、吴小俊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为师生做专题报告,有力的提高了学院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为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张院长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学”为科研工作目标,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我院教师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意识日益增强,教学过程和管理不断规范;第二课堂、学术讲座、示范课等教学活动蓬勃发展,教学改革深入,精品课程建设初见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六、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始终秉承尊师重教的信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师资队伍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张院长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办学中十分重视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搭建广阔的平台,让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风格,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学院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86人,专任教师343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81人;高级职称教师111人(正高职称32人,副高职称79人);“双师型”教师139人;兼职教师92人。我院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了一批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人员参加校内职称评定。教师在科研立项、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上取得优异成果。2015年,我院在陕西省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院为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聘中国工程院段宝岩院士担任我院首席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刘三阳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近年来,学院从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担任我院特聘教授,从“985、211”重点大学选聘一批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工科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从行业企业引聘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我院兼职教师。
一批批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走进陕电院讲台,一批符合学院要求的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中老年教师进入陕电院,成为学院专任教师的中坚力量。其丰富的专业知识、社会企业的职场经验和行业背景使学生在课堂上获益匪浅,学有所获,奠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强势崛起与壮大。他们的加入,强化了师资力量。使学院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在科研立项、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上取得优异成果,为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生在参加国家和陕西省举办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在专升本考试中成绩斐然。
七、立德树人,学生为本,始终坚守爱生的伟大情怀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张院长把学生的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处处把学生需求放在心上。坚持立德树人,以德育人,鼓励学生差异个性化发展。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院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每年将红五月,迎新晚会,中秋晚会,元旦晚会等文艺联欢晚会纳入常态化。最大限度地给同学们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每次活动从方案制定,创意设计,舞台搭建等方面无不彰显着院长的领导和组织才能。每次晚会都会亲临现场观看,为同学们鼓劲加油,“走进新时代”,“小白杨”等歌曲已深深的烙印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严格学生管理。学院每年年初召开一年一届的学生工作管理大会,确定不同的主题,实行“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实施从严治校工程,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了学院的规范有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条件。
学院奖优助困体系完善。学院积极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奖学金、助学金与助学贷款政策。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特困学生助学金3500元/年;一般学生助学金2500元/年;对家庭困难高职学生提供生源地无息助学贷款8000元/年。 学院建立健全了“奖、贷、助、减、免”五位一体的学生助学体系,校内外设有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主自强,激励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面对生活困难的学生会通过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学生,为轻微残疾学生在宿舍安排等方面提供便利的生活学习环境。张院长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保障情况,经常深入饮食中心,后勤处检查 ,严格检查饮食中心采购的食品,注重学生的饮食健康。
为了给学生毕业生谋求发展,为他们人生和事业生涯奠定稳定的基础和铺平良好的道路,张院长废寝忘食,群策群力,想方设法,积极探索就业渠道。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主动联系大型企业来校选聘毕业生,每一批毕业生离校,院长要求各部门要为学生开好欢送会,派校车送学生前往单位报到,派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学生工作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2016年5月,张院长一行前往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看望慰问学生,与学生座谈,对同学们的工作能力和努力拼搏为校争光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玉汝于成。在二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在张院长办学理念和创业精神的指引下,描绘出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绚丽多彩的画卷,书写了激扬奋进的历程,培养了一批批为建设“三个陕西”贡献青春和智慧的优秀人才。
当前,站在机遇与挑战交融的新起点,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相信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道路下,我们定会把学院建成一所质量优异、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应用型本科学校,为陕西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